——2012年4月12日在嘉禾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
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刘 政
各位代表:
受县人民政府委托,我向大会报告全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,以及全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(草案),请予审议,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一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
2011年是“十二五”的开局之年,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紧紧围绕建设“湖南城乡一体化示范县”目标,抢抓机遇,攻坚克难,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、发展活力显著增强、基础设施日臻完善、民本民生极大改善、改革推进卓有成效、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态势,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顺利完成,实现了“十二五”的良好开局。
(一)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产业结构日趋优化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,超过计划数6.2亿元,增长14.6%,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元。第一产业增加值13.6亿元,超过计划数2.4亿元,增长3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43.7亿元,超过计划数2.7亿元,增长19.8%;第三产业增加值27.7亿元,超过计划数1.1亿元,增长12.2%。一、二、三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6:51.4:32.6。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6.5亿元,超过计划数1.5亿元,同比增长47.9%;一般预算收入3.6亿元,超过计划数1.5亿元,同比增长67.8%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.1亿元,增长35.5%。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.9亿元,同比增长17.8%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30万美元,同比增长17.1%。实际利用外资2705万美元,同比增长12.4%。实际引进内资14.1亿元,同比增长30.6%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.1亿元,同比增长15.7%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652元,同比增长14%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94元,同比增长19.8%。
(二)工业强县步伐加快,质量效益不断提高。一是传统产业提质改造成效明显。完成了23家煤矿的技改扩能,对雷氏、雄健、瑞建等26家传统铸造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升级。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。湘南数控、巨人机床、中天新能源等10余个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或投产。三是园区规模不断扩大。“一园五区”建设稳步推进,园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.7%。坦塘工业园新引进投资过1000万元企业21家,完成工业增加值10.7亿元,增幅达57.3%;税收完成3984万元,增幅达78.6 %;完成标准厂房建设17.1万㎡,完成年计划的114%。四是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强化。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,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.9%。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02家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5亿元,超过计划数6.5亿元,增长22.3%。
(三)现代农业长足发展,农民收入持续增加。全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,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。全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3.6亿元,同比增长5%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5.5万亩,增加0.7万亩,同比增长2%,总产12.9万吨,增加0.3万吨,增长2%。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3.7万亩,玉米6.8万亩,烤烟3.5万亩,薯类2.5万亩。养殖业平稳发展,新增年出栏万头以上规模猪场1个,3000头以上规模猪场5个,年出笼10万羽以上的禽类养殖场1个,水产品产量2280吨,同比增长0.3%,出栏生猪、牛、羊和家禽分别为70.5万头、1.3万头、1.6万只和260.7万羽,同比分别增长-1.1%、7.7%、0.6%和2.6%。全县19个示范村实施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项目107个,完成投资4520万元。
(四)争资立项成果喜人,项目建设投资力度加大。2011年共包装各类项目并向上申报65个,总投资71亿元,其中申请中央和省级投资38.8亿元。全年争取到位的中央和省级资金2.31亿元,比上一年增加1.42亿元,同比增长160%。在项目建设上,着力于建设大项目、创立大品牌、形成大产业,2011年项目建设稳步推进,投资稳步增长。全县共确定年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主要建设项目138个,全年开复工率为98%,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名列全市第五位。园区基础设施、嘉蓝路、供水一体化、垃圾处理厂、煤矿技改、湘南数控等一大批项目初显其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(五)体制改革不断深入,公共服务能力提高。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。全县上下推行一线工作法,落实依法行政,取消及合并审批项目143项,实行行政审批的“两集中、两到位”,率先成立嘉禾公共资源交易中心,推行政务公开,实现政府向公开透明、廉洁高效、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转变。二是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,实现城乡协调发展。在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础上,进一步制定了我县城乡发展规划,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,完善农村金融体系,促进城乡协调发展。三是推进财税、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,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。积极探索建立与我县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,有效推进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、预算制度、乡财县管和金融投资改革,煤炭税费调标和矿产品金属制品税费集中征收改革,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逐步形成。
(六)统筹发展有序推进,社会民生持续改善。一是民生投入明显增加。投入资金6.2亿元,提前超额完成“民生100工程”各项工作任务,实现连续三年获全市先进。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2471套,覆盖全县的城镇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正逐步建立。客运站,县人民医院、校舍安全工程、城乡供水一体化、垃圾处理厂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的顺利实施,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、看病难、上学难、饮水难等热点难点问题,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。二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。新增城镇就业3192人,完成计划任务的128%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16人,完成计划任务的159%。职业技能培训总人数7549人,完成计划任务的124%。企业养老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分别新增参保1995人、1102人、4710人和8037人,完成计划任务的156%、100%、125.6%、102.3%,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累计参保达5.1万人,为计划任务的118%。三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。县、乡(镇)、村三级文化体育设施逐步改善,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开展,社区文体活动精彩纷呈,农家书屋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惠及于民;科技推广全面加强,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;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,合格学校建设顺利推进,成功申报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单位,被确定为学前教育改革和义务教育改革试点县,高考上线率再不断提升,考取清华大学1人。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,民调排名到达全省第31位,比上年提升66位,创历史最好成绩。
2011年全县各项经济指标不断增长,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,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,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。但我县经济总量小、可用财力弱的基本县情还没有根本改变;产业规模小、层次低、竞争乏力的问题仍然突出;资源环境压力大,节能减排形势还很严峻,转型发展任重道远;城乡统筹发展,城乡收入差距较大,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繁重;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。此外,由于受欧债和美国债务危机的影响,国际市场难以拓展、外贸订单萎缩等原因,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尚未完成年初计划任务;由于统计口径等方面的原因,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年初计划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。对此,我们将高度重视,认真加以解决。
二、关于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
2012年是“十二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,也是我县推动经济转型发展、实现科学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,为确保实现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,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“大干新三年,再创新辉煌”和县委确定的“1234”发展战略,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以结构调整为主线,以保障民生为重点,科学研判,迎难而上,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。
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0亿元,增长14.2%。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,增长3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54.7亿元,增长18.6%;第三产业增长31.3亿元,增长12.4%。工业增加值49.5亿元,增长19%。财政总收入实现7.5亿元,增长16%;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.2亿元,增长16%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8亿元,增长35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亿元,增长18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687元,增长13%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765元,增长16%。城镇登记失业控制在4.5%以内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.2‰以内。
围绕上述目标任务,我们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、求实效。
(一)努力突出统筹发展,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。要扎实推进“湖南城乡一体化示范县”建设,在《城乡一体化规划》的基础上,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推进行业和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工作措施,有效推进基础设施共建、公共资源共享、公共福利均等的进程。一是加快县城扩容提质。县城建设要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定位,全力实施县城“东延西进、南提北扩”战略,协调推进新区、老城区、工业园区建设。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。依托产业聚集和地方特色,形成产业驱动、板块推动、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,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,加快县城周边乡镇的融城建设和中心镇区的扩容提质,进一步实现城乡一体融合。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。按照整体规划、优化布局、集中集约、因村制宜、统筹发展的要求,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,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、城乡公交一体化,全面完成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建设任务。
(二)全力推进园区建设,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效。坚定不移地加快“工业强县”步伐,全力打造极具活力的产业园区,推进工业结构调整。加大园区产业规划和建设力度,进一步完善园区道路、水、电、通讯等基础设施,进一步增强园区配套和承载能力。以“一园五区”为平台,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民企100强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。积极推动城镇工业企业“退城进园”,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。推进产业优化升级。继续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,帮助发展壮大,发挥支撑作用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,加快发展装备制造、电子、高新科技等项目,做好协调服务工作,使已落户园区的企业尽快投产达效。加强银企合作,鼓励中小企业转型升级,与龙头企业配套协作,促进产业链上下延伸。 (三)着力推进“三农”工作,提高农业科技水平。要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,实施好中低产田改造、安全饮水及农村沼气等项目。要全面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,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。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,加大对农作物新品种、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,扩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。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,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步伐。扶持和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,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,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和供销体系及农业信息服务体系,加强农村合作社及各类农业协会建设,整合涉农经济组织和市场资源,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。提高农村劳动力转产转岗率,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。落实奖补政策,做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,切实保障农民持续增收,全面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。
(四)大力实施产业转型,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。深入推进“工业转型发展三年计划”和开展“工业经济提升年”活动。一是大力承接产业转移。抓住国家批复设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机遇,将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推动力,先行先试。以新型工业化为起点,以高标准的园区为平台,以高强度的招商引资为保障,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树形象。加快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步伐,进一步提升我县区域发展经济总量和优化产业结构,启动郴州(嘉禾)装备制造基地建设,将我县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。二是发挥传统主导产业优势,做大做强优势产业。要推进传统锻铸造产业的提档升级,促进嘉禾铸造向嘉禾制造的转型跨越。要促进企业延长产业链,提高科技含量,增加附加值,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、扩产能、上档次、创品牌,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。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用活用足省委、省政府赋予的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,破解项目用地瓶颈,加大财政扶持,拓宽融资渠道,改善交通物流条件,提高行政审批效率,促进园区经济加速发展。二是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,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。通过规划引导、政策扶持、政府推动、项目拉动、市场带动等措施,逐步构筑起布局合理、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,实现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。着力形成以大中型物流企业为核心、综合物流配送和专业性物流配送为节点的物流体系,大力支持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。合理培育和引导宾馆、餐饮、批发、零售等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,不断扩大规模,争创品牌,促进消费。
(五)强力推进项目建设,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。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是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、夯实发展基础、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。一是要围绕国家投资政策导向,准确把握投资方向,及时捕捉项目信息,认真开发和储备一批打基础、管长远、对经济发展有支撑引领作用、带动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,及时编制和上报,力争有55个以上项目能挤进国家、省市项目库,争取资金到位2.5亿元以上。二是要落实重点项目联系责任制,积极主动帮助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,以项目搭平台,以重点项目、大项目、好项目争取信贷资金和用地指标,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,创新融资方式,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筹措更多的建设资金,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,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。
(六)扎实推进民生工程,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。要认真抓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,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,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,落实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,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。加强廉租房、公租房、经适房和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,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。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,继续认真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,不断提高办学水平,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。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,提高农村和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,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。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,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加快群众体育综合健身场所项目建设。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,抓好道路交通、建筑行业、娱乐场所等重点行业、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检查,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发生,为赶超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
各位代表,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计划任务,继续保持我县经济社会健康、持续、快速发展的好势头,任务艰巨、责任重大。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,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更加昂扬的斗志、饱满的热情、务实的作风,抢抓机遇,攻坚克难,为全面完成县委、县政府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,促进嘉禾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! |